牛皮文章网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 | 辽宁团山国家级海洋公园谱写蓝绿协奏曲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5 11:13:00    

4月14日,“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网上宣传活动参访团来到辽宁省营口市。在营口市北海经济开发区绵延的海岸线上,一座集丰富的海蚀地貌、珍稀海洋生物、多元生态系统与人文景观于一体的国家级海洋公园,正以北方独有的自然与文化遗产演绎着海洋保护与生态旅游的和谐篇章——这就是辽宁团山国家级海洋公园。

自2014年12月1日经国家海洋局批准成立以来,公园便肩负起了保护海蚀地貌景观、海岸及海洋生态系统的重任。其占地面积208万平方米,海域面积3.20平方公里,为各类海洋生物提供了广阔而安全的生存环境。同时,公园内还精心划分了重点保护区、生态与资源恢复区和适度利用区三大功能板块,以确保各项保护措施能够有序有效实施。

漫步于团山海蚀地貌长廊,宛如步入一座天然地质博物馆。两公里长的崖壁、洞穴、拱桥等奇观,记录着18亿年间的地质变迁。海浪以亿万年的耐心雕琢出这卷立体史书,创造了大象归山、金龟探海、玉鼋镇海、大士听潮、龙宫御道、龙床御榻等雄伟而神奇的海蚀地貌景观,人称“龙宫一条街”,栩栩如生,展示着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除此之外,游客还能观赏到银沙逐浪、红滩映日的自然景观,也能在古船走廊、烽火台遗址中触摸历史脉动。

辽宁团山国家级海洋公园不仅承载着亿万年的地质奇迹,更以创新的生态保护模式诠释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深刻内涵,成为我国北方海岸带生态治理的“样板间”。

治环境、清养殖、修岸线、补碱蓬、增湿地……近年来,营口致力于海洋生态体系修复和团山海洋公园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促进海岸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在碧浪白沙的盖州滩,一场“海洋居民”的回归仪式正在上演。随着退养还湿、植被种植、底栖生物增殖等措施的推进,这里变得水清滩净、鱼鸥翔集、人海和谐,湿地生物多样性得以恢复,退潮后的滩涂就像个“海鲜超市”。

站在观景台眺望,湛蓝的海水与棕红的岩壁交相辉映,营口正以其独特的生态智慧,绽放动人心魄的美丽,谱写永续发展的未来。这片海陆交织的生态综合体,已然成为诠释海洋生态文明最生动的注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