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皮文章网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深圳初中生“玩转”AI技术!高新中学学子自主研发AI英语老师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7 10:33:00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张郗郡 方杰 通讯员 罗雪雅 刘玥瑛 刘玥玮

4月19日,深圳市南山区第22届中小学英语文化节项目式展示活动在南方科技大学附属实验学校举行。这场以"AI编织文化经纬,少年声动寰宇视野"为主题的活动,汇聚了全区47所中小学的创新项目。在激烈的角逐中,南山外国语学校(集团)高新中学的"Saynow!Fun English with My AI"项目脱颖而出,斩获项目式学习成果展示一等奖。

项目缘起于初二学生卜莱恩的日常观察:“许多同学因害怕'真人对话'而逃避英语口语练习。”在英语组教师遇杰、刘威、胡芳、罗雪雅、刘诗琦老师的指导下,由卜莱恩、刘玥瑛、刘玥玮、胡雅涵、孙德政、何远松6名学生组成的跨年级团队开始调研和探索。他们调研发现,市面现有AI英语软件存在两大痛点:一是对话模式刻板,二是无法适配校本课程

最初,团队采用了一家美国公司的API开发原型,但在区赛前三周突遇技术封锁。“当时系统核心的语音识别和情感分析模块全部瘫痪。”负责代码编写的孙德政同学回忆道。关键时刻,英语老师们带领学生转向开源生态,基于Transformer架构重建模型,并创新性地引入了深圳初中英语牛津版教材混合识别模块,让学生把课本知识应用到生活当中。

据介绍,该项目设计将AI模块与大单元教学中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主题结合,定位学生日常生活所在地南山,为外国友人充当导游,介绍南头古城。决赛答辩现场,孩子们自信地向评委展示了项目的整个流程,并邀请评委当场点击自己设计的网站, 现场评委纷纷对初中生能设计出自己的AI赞不绝口。

指导老师们表示,在一个月的小组会议中,自己在整个项目中扮演的是“脚手架”的角色,教师发言时长占比从最初的60%降至后期的20%,体现了从“带领”到“陪伴”的转变。这些孩子也用行动证明,孩子才是AI教育的未来。在这场融合了技术与人文的盛会中,南外高新学子用一行行代码书写了当代青少年的担当:当全球AI竞赛如火如荼时,中国少年正用自主创新的键盘,敲响教育未来的强音。

(图片由学校提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