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女作家张爱玲,是华语文坛颇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生前创作了许多深入人心的作品。尤其在情感领域,张爱玲以一个现代女性独特而细腻的视角,从丰富的感情历练中阐释了两性关系的本质和规律,其观点超前而具有预见性,也引发了不少争议。
张爱玲多年前给读者奉献了众多脍炙人口的情感语录,至今仍为读者津津乐道。在此特采撷其中的三条语录,作一探讨。
张爱玲情感语录(一):"你疑心你的妻子,她就欺骗你,你不疑心你的妻子,她就疑心你。"
夫妻关系,信任是基础,怀疑是毒药,欺骗是谋杀。
婚姻生活中,为何彼此信任如此重要?如果婚姻是一座大厦,夫妻之间的相互信任就是坚实的地基。坚实的地基需要真材实料,需要严格浇注,夫妻之间的信任需要培育,需要用心。点点滴滴,尽在心头。
当你开始怀疑,说明你们的婚姻关系出现了问题,婚姻大厦的基础产生了裂痕。有的裂痕可以修补而完好如初,有的裂痕则是不可逆,最终导致婚姻的完结。无端的猜忌和怀疑,犹如婚姻生活中的一剂慢性毒药,会带来欺骗和更多的猜忌,慢慢地把婚姻关系侵蚀殆尽。
不要欺骗。当你开始欺骗,试图通过欺骗掩盖裂痕、保持婚姻时,你其实已经迈出了谋杀婚姻的第一步。欺骗是对婚姻大厦的主动性破坏,这种破坏不可弥补和修复。欺骗的结局只有一种,就是婚姻的死亡。
为什么出轨不能被原谅?因为出轨不仅仅欺骗,还是谋杀,是一种对精神和肉体的谋杀。
"你疑心你的妻子,她就欺骗你,你不疑心你的妻子,她就疑心你。" 张爱玲的这段话体现了女性对于疑心,这个婚姻关系中的敏感点,欲拒又迎的矛盾心理。
张爱玲情感语录(二):"能够爱一个人爱到问他拿零用钱的程度,那是严格的实验。"
零用钱又叫零花钱,严格定义为父母或长辈们给孩子或者晚辈们的金钱,数额不多,但可以自己支配使用。零用钱体现了父母长辈对于孩子及晚辈的关心呵护,是一种不同辈份之间的单向之爱。孩子们拿到零用钱后会很开心,因为可以用来购买他们喜欢的食物、玩具等等。零用钱是孩子晚辈们在被抚养的过程中所获得的额外生活资源。
那么在成年人的世界里,有没有零用钱的存在?答案是也有。父母长辈给孩子晚辈零用钱,是一抚养责任和义务的组成部分;而成年人之间彼此独立,经济上亦大抵如此,互不依赖。如果一个成年人给另一个成年人提供零用钱,或者索要零用钱,这并非是一种责任或义务的要求,而是一种特殊的亲密关系的反映。
我给你零花钱,是因为我喜欢你?为了你开心而心甘情愿?还是为了其它的理由?我向你要零用钱,是因为我自信我们的关系足够亲密?亲密到我可以像孩子撒娇般问你要零用钱?还是有其它的目的?
"能够爱一个人爱到问他拿零用钱的程度,那是严格的实验。"你怎么解读张爱玲的这段话?
张爱玲情感语录(三):"对于大多数女人,爱的意思,就是被爱。"
为什么?因为在感情的世界里,女人更趋于保守和被动,自我保护的意识更强。主动地去爱一个人,对于女人而言,需要勇气,需要自信,需要决心,也需要有承担爱而无果、心有所伤的心理准备。去爱一个人,需要付出巨大的感情成本,且这种成本的支付未必保证会得到所期盼的感情回报和归宿。这就是很多女人为何在叩响情感的大门之前踌躇再三、欲行又止的原因。
既然去爱有如此之多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女人就会选择把自己包裹在自我设置的情感保护膜内,放弃主动的爱,却渴望被人所爱,享受被爱带来的温情,实现被爱的心理满足感。一个女人能够被人爱,是一种可遇不可求的幸福。一生如果能够被一个人深爱一次,人生无憾。
也许,张爱玲在她的那个年代里,寻求的爱正是这种单向的被爱。可是,爱并不意味着只是感情的索取,爱更应该包含了付出。有付出的爱,才愈发浓郁,刻骨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