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晚报掌上长沙4月12日讯(全媒体记者 孙占锋 通讯员 贺红艳)内置物联网传感器,可实时采集白蚁活动轨迹、环境温湿度等数据……近日,长沙市白蚁防治站开展智能型白蚁监测装置安装实操培训,并在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新民学会旧址(蔡和森故居)完成示范应用。

培训期间,特邀白蚁防治领域专家采用理论讲解与现场实操相结合的方式,系统解析智能地下型饵站的核心技术原理。该装置内置物联网传感器,可实时采集白蚁活动轨迹、环境温湿度等数据,通过云端平台实现精准施药与动态预警,构建起“监测-预警-处置”的智慧防治闭环。
参训人员分组进行模拟演练,重点掌握定位布点、设备调试及数据回传等标准化操作流程,确保技术应用的规范性和可复制性。
培训次日,长沙市白蚁防治站专业技术团队赶赴新民学会旧址,针对木质结构建筑群的白蚁侵蚀风险,在建筑外围关键区域科学布设18套智能监测装置,形成立体防护网络。智能型监测装置的应用将大幅度提升白蚁防治效率,降低人工巡检成本和化学药物使用量,同时通过移动端APP实现24小时动态监测,真正达成绿色防治目标。

“我们为历史建筑装上了智能卫士,既保障文化遗产安全,又践行生态保护理念。”长沙市白蚁防治站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构建数字防治体系的重要实践,此次技术应用标志着长沙市白蚁防治工作进入智慧化新阶段。未来,长沙市白蚁防治站将持续推进智能监测装置的规模化部署,逐步完善“预防-监测-治理-评估”全链条智慧防治体系,为城市文化遗产保护和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提供科技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