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皮文章网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两江新区:厚积文化“软实力”赋能发展“硬支撑”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3 15:07:00    

中新网重庆新闻4月2日电(宋丹蕾)当前,两江新区加速推进新时代文化强区建设,推进文体旅深度融合,用“文化+科技”赋能产业发展,让文化在科技中“活”起来,产业在文化中“强”起来,生活因文化“美”起来。

文体旅融合:绘就诗与远方新画卷

当夜幕降临,重庆欢乐谷的古风场景与霓虹灯笼交织成梦幻光影,国潮方阵中NPC或执扇轻舞,或仗剑而立,与游客拍照互动,开启一场“跨次元”之旅……

这是两江新区打造文旅消费融合新场景一个缩影。

图为重庆欢乐谷国潮次元大巡游。 景区供图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近年来,两江新区文旅消费新业态、新场景次第涌现,不断激发新区文旅市场活力。

“音乐+旅游”“赛事+旅游”等融合业态同样层出不穷。龙盛新城摇滚半程马拉松、重庆市民音乐节、“跟着赛事去旅行”等大型文旅体融合赛事举办,进一步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品质文化供给。

重庆川剧院、悦来国际会展城、龙兴足球场,国家级文化盛会、高标准文化场馆、品牌化演艺产品,点燃高品质文化供给。

24小时城市智慧书房,让阅读服务“不打烊”,“送演出进基层”系列活动,把文艺节目送到“家门口”……两江新区加快打造“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让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

从“送文化”到“种文化”,两江新区在全市首创“兴趣两江”居民服务项目,通过开设“社区学院”,覆盖全域59个社区近1000个兴趣小组,累计吸引了超25万人次参与,不断满足居民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

文化+科技:培育产业升级新动能

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利润平稳增长,结构不断优化,文化产业增加值在国民经济中的占比逐年提高,数字文化产业等新业态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

当传统文化拥抱数字革命,产业格局正在重构。

元宇宙、云计算、人工智能技术等前沿科技,正在成为两江新区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引擎”,“文化+ 科技”类企业在两江新区加速成长。

游客戴上MR眼镜,青铜神坛、鸟足神像在眼前浮现……两江新区企业连偶科技让三星堆文物“活”起来,仿佛“穿越”回千年前的古蜀胜地。

位于两江新区的重庆旅游云,与市文旅委共建了“惠游重庆”应用,通过大数据赋能,累计接入1657家文旅数据资源,覆盖全市95%以上文旅场景,为重庆文旅插上了“数字翅膀”。

作为全市首个接入“DeepSeek+本地知识库”平台,两江新区“江问”大模型服务平台,不仅能解答政策咨询、推送个性化新闻,更构建起覆盖200万字的“百科式”知识图谱。

为促进文化产业能级跃升,两江新区不断培育壮大文化市场主体,逐步打造“1+3+N”产业集群,即做强数字内容1大优势产业,发展创意设计、数字出版、文化娱乐3个支柱产业,培育文化装备、科技旅游等N个“新星”产业。

图为两江新区数字经济产业园。张坤琨 摄

截至目前,两江新区已培育规上文化企业138家,建有1个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4个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11个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总量位居全市前列。

《重庆两江新区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提到,计划到2027年,两江新区文化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文化供给质量明显提升,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更加健全。全区培育文化产业规上企业200家以上,文化产业营业收入超过600亿元,增加值超过150亿元,文化产业发展水平在重庆领先。

两江新区正以科技为桨、文化为帆,在建设新时代文化强区的征程中破浪前行。(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