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皮文章网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衡正安|小人物 大文化——《浮生六记》城市记忆 现代价值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3 14:53:00    

《浮生六记》作为清代文人沈复的自传体散文,生动记录了沈复与其妻芸娘的生活点滴。苏州醋库巷、沧浪亭相传为沈复故居所在地,承载着书中的烟火气与文人情怀。本文旨在通过阅读,探讨文学文本与地理空间的关联,挖掘古典文学对城市文化记忆的现代价值。

一、《浮生六记》,描绘了清代苏州文人的生活美学与精神世界。

《浮生六记》是一部非常独特、很有个性的自传体散文,虽然有不同的解读,但该书还是比较客观、真实地反映了清代中期苏州人,特别是苏州底层文人的日常生活。沈复,作为有一定文化水平和审美能力的文人,其生活美学和精神世界在这部作品中给予了充分的展示。我们知道,清代乾嘉年间的苏州不管在物质生活还是审美追求上,都达到了传统社会最发达、最高理想的时期,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标杆和方向。通过这部文学作品的描绘,让我们感受到苏州清代底层文人,可算是小人物的居家生活和精神世界。其中自然与人文的融合、琴棋书画在生活中的物化、饮食起居的文化内涵等,在书中都有比较详细地描绘和精致地展示。与此同时,主人翁沈复与夫人芸娘的爱情生活也充满着理想主义和浪漫情怀,这在传统文学作品的主流价值观中是非常少见的。他们相敬如宾、彼此平等、相互尊重、安于平淡、不求大富大贵的生活态度,具有超前性、理想性、也具有真实性,这看似波澜不惊的市井生活,恰恰为我们描绘了一幅难得的苏州清代底层文人生活的真实场景。

二、古老街巷,是城市记忆和文学创作的纽带。

沧浪亭、醋库巷,是沈复和芸娘生活所在地,其中醋库巷以存储醋得名,是苏州清代的重要街巷之一。据《浮生六记》和史料记载,醋库巷当时非常地繁华不仅以屯醋出名,还有醋坊,是烹饪调味品以及生活用品的聚集地,特别是醋库巷所在地河道纵横、交通便捷,促进了以醋为代表的商贸经济的发展。经济的昌盛必然带动文化艺术的蓬勃发展,在以醋为代表的传统酿造文化的带动下,文人士大夫的文化、地域文化、市俗文化等与自然环境在这里交相呼应,为我们展现出苏州富庶而繁荣的社会景象。

我们是从历史走向现代,更要面向未来。深厚的历史积淀、精彩的文化遗存,不仅是城市过去、现代和未来的时间纽带,也是我们文学创作的想象纽带,更是一个城市记忆和文学创作的艺术源泉。

下面以醋库巷为例,谈谈这一纽带的现代意义。

一是深厚的文化底蕴,是我们城市的根。据史料记载,醋库巷早在宋代就是官营醋的所在地,是一处具有厚重历史积淀的文化遗存,还诞生了著名的名人画家顾麟士,其过云楼更是名震天下。相传,太原王氏也曾在此居住,作为东晋时期江南的名门望族,为历史故事、文学创作带来了厚重的文化记忆,也是维系城市艺术创作的源泉和根脉。

二是深厚的文化底蕴,为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养料。醋库巷不仅以醋及日常调味品著名,而且还是传统民俗文化的集聚地,在古代的灯会上这里人头攒动、灯影闪烁、热闹非凡。在《浮生六记》中就有沈复与芸娘来此游玩的描写,而且芸娘还男扮女装,穿梭于游人之间,他们亲密无间、感情真挚。作为苏州的地标醋库巷,不管是传统文学作品的描述,还是所具有的深厚的人文底蕴,都是勾起我们城市记忆的重要载体,也为我们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三是深厚的文化底蕴,为现代教育提供了历史借鉴。醋库巷,不仅具有丰富的历史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且还见证了苏州千余年来教育的发展历史。今天,醋库巷44号的柴园成为苏州教育博物馆,这里呈现了苏州古代私塾教育的缩影,为现代教育提供了历史借鉴。特别是现代教育中出现的许多问题,在传统的教育中有什么价值值得借鉴,也是我们当代教育改革的重要议题之一。

三、《浮生六记》的“生活叙事”可推动非遗的当代传承。

“浮生六记”,是作者沈复与妻芸娘在“闺房”“闲情”“坎坷”“浪游”“中山”“养生”共六个方面的自传体文学作品(后两记为后人伪托),虽然仅仅只有几万字但内容非常丰富,其中所涉及到的苏州有关非遗项目就有苏州园林、昆曲、刺绣、茶艺、美食、插花、扎染,以及传统节日等。因此,为我们推动非遗在当代的传播提供了一定的文学借鉴。可以借助《浮生六记》等文学作品对清代生活的真实叙事,还原和发展这些优秀文艺作品,更要利用现代的传媒方式如抖音、微信、短视频等,将这些非遗项目与《浮生六记》作品结合起来,推动江南非遗在当代的传承和发展。

四、通过《浮生六记》的文本阅读,吸引年轻人走进江苏文化。

《浮生六记》虽然篇幅不长,却给我们描绘了一幅丰富而生动,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和文化的清代苏州醋库巷、沧浪亭、吴江、太湖等苏州及周边的生活和山水画卷,为走进江苏文化打开了一个色彩斑斓的窗口。

我们认为,可以用传统、现代和现代与传统相融合的三种方式走进江苏文化。

一是传统的方式。我们借助这部文学作品通俗易懂的特点,进行文本的阅读,从中了解其深含的文化内容。如苏州的园林、琴棋书画知识、古代建筑、老商贸字号,以及苏州周边的风土人情。此外,还可以在现场举办相关主题活动,给人以身临其境,感受醋库巷、沧浪亭等厚重的历史和文化。与此同时,可以依靠报纸、杂志、电视等方式进行传播和深度的宣传、介绍,扩大其影响力。

二是现代的方式。当今以互联网为平台的新型传播方式已成为传媒的主流,特别是成为青年群体的主要交流方式。走进醋库巷、走进苏州、走进江苏文化,一定要牢牢依托新媒体,利用好微信、抖音、短视频等社交平台,宣传、介绍《浮生六记》、醋库巷等与苏州、江苏的文化关系和相关知识,用VR和AR等数字虚拟技术,通过手机、VR设备扫描制造网红打卡点,用短视频、动画短片等现代手段,宣传、传播江苏深厚的文化资源,更好地吸引青年人的目光。

三是传统和现代相结合的方式。我们应该认识到,在数字化的今天传统的方式无法被全部替代,只有传统和现代相结合才能获得价值的最大化。通过《浮生六记》以及醋库巷等文学描述和历史遗存,更好地走进江苏文化也必须用传统和现代相互融合的方式。可以邀请文化名家、社会专业人士,撰写相关的文章,从不同的角度挖掘和介绍其文化内涵,阐释其中存在的现代价值和意义,还可以现场举办活动,让大家有一种走进历史的沉浸感和真实体验。更要利用现代的传播方式和新的传媒技术,将它的文化价值更快、更方便地传播出去,更好地让青年人所接受。

此外,可以沿巷开设有关与文化相匹配的文创产品,形成有文化、有个性、有特色的产业链,发挥其商业价值。

《浮生六记》,只是一部描绘苏州清代中期底层文化人生活的小书,其中的主人翁、作者沈复,也只算一位贫寒的小人物。然而对该书的阅读却能唤醒我们对古老城市的文化记忆,告诉我们厚重的传统文化是当代文艺创作的纽带,启发我们传统的城市街巷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和现代意义。

衡正安学术简历

第十一届全国文代会代表。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江苏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江苏省文史研究馆馆员。东南大学中国书法艺术研究院秘书长。一级美术师。江苏省人民政府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江苏省委宣传部首批紫金文化艺术英才。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主要从事文艺评论、书法理论研究和书法创作。出版专著9部,发表论文180余篇。获第二届中国书法兰亭奖,第九届中国文艺评论奖,第二届江苏文艺评论奖,首届江苏紫金文艺评论奖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