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皮文章网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安徽往前赶|黄山“城市合伙人”计划:让新就业群体找到归属感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9 17:12:00    

央广网黄山4月19日消息(记者 周然 见习记者 刘浩)在安徽黄山屯溪区,46岁的外卖骑手胡圣静每天穿梭于大街小巷送餐。与以往不同的是,如今,他不仅是外卖订单的传递者,也是这个城市治理的“神经末梢”与参与者。送餐过程中他会通过“徽小哥”小程序,随手拍下路面破损、消防隐患等问题,一键上报至社区网格平台。

“以前送外卖只是赶时间,现在感觉自己也是城市的一份子。”胡圣静说。

胡圣静的转变,源于黄山市创新推出的“城市合伙人”计划。该计划以新就业群体为切入点,通过数字化赋能、服务保障和社会融入,让外卖骑手、快递员等从“城市过客”变为“共建者”。

黄山市为新就业群体打造的“徽聚驿站”。(央广网见习记者 刘浩 摄)

“徽小哥”平台:为新就业群体“送服务”

近年来,黄山创新实施“城市合伙人”计划,发挥党组织凝聚引领作用,激发新就业群体主人翁意识,推动服务对象向治理力量有效转变,着力探索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模式。

据黄山市委社会工作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他们联合昱智数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合作开发的“徽小哥”小程序平台, 为新就业群体推出专场招聘、政务集市、免费体检等暖心15条,在商圈、小区等打造暖心场景,针对进门难、找楼难等问题,设置小哥通行证、小区楼栋、暖心驿站、电瓶更换等在线导航,开通部门在线诉求互助专线,开辟流动党员云课堂等实用服务内容。

“整合了骑手报事、积分兑换、政策咨询等功能。”昱智数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欣介绍,平台还协调物业为骑手开放小区通行权限,“过去送餐常因门禁耽误时间,现在效率提升,骑手参与治理的积极性更高了”。

目前,黄山市已有外卖骑手、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群体3000多人在“徽小哥”小程序平台备案。

黄山市屯溪区给骑手备案后配发的畅行证。(央广网发 屯溪区委社会工作部供图)

社区治理新力量:骑手化身“流动网格员”

在屯溪区柏山社区,该社区党支部书记叶宏义将骑手称为“流动网格员”。“他们送餐时发现邻里纠纷、独居老人异常,会第一时间联系社区。”叶宏义举例说,一名骑手曾因顾客长时间未取餐,主动敲门发现老人突发疾病,及时报警挽救生命。

社区还设立“徽聚驿站”,为户外工作者提供24小时休憩场所,并提供饮水、充电、休息、加热饭食等服务,定期组织骑手参与反诈宣传、文明劝导等活动。

“他们从社会的服务者,变成被服务者,其城市生活的归属感自然增强。”叶宏义说。

驿站内景(央广网见习记者 刘浩 摄)

“城市合伙人”的实践意义

黄山市委社会工作部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城市合伙人”计划倡导“社会为我服务,我为社会尽责”的合伙宣言,搭建新就业群体融入基层治理平台,让“城市合伙人”能参与有作为。截至目前,“城市合伙人”计划通过发动新就业群体参与社会问题监督反馈,已累计上报并解决问题2200余件。

长期从事社会治理创新研究的社会学博士、高级社工师郭宏斌接受央广网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以平台经济为代表的新业态蓬勃兴起,网约配送员、快递员、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群体,已经成为城市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如何在服务好这一群体的同时,用好这股治理“新”力量?郭宏斌说,黄山市的“城市合伙人”实践揭示了一条社会基层治理共同体建设的新路径:一方面,通过充分发挥新就业群体走街串巷、熟悉地情人情的优势,引导其到社区报到备案,建立亲密的“合伙人关系”,用“正向激励”撬动社会参与,拓展参与治理的应用场景,解决新就业群体的融入难题;另一方面,通过技术赋能和机制创新,推动城市管理由“单打独斗”向“协同作战”转变,构建“城市合伙人”与社区、网格联动的快速反应机制,激活社会治理“末梢”实现人民与城市管理的深度融合,共同绘就城市管理的“同心圆”。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