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皮文章网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父亲进城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2 16:23:00    

原创 童第强 来源/童不醉已是传说

耄耋之年的老父亲还是舍不得家里的一亩三分地,每天早出晚归地忙。父亲说,田地是一个人的命根子,不能丢。我们担心父亲一个人在乡下有个什么闪失,都劝父亲进城生活。 过惯了乡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的父亲就是不听,嫌弃城里的生活太枯燥,太呆板,说城里家家都是关门闭户的,连串门的机会都没有,生活就像坐牢似的。我劝了好几次,也接了好几次,父亲就是不愿意进城来住。

我刚参加工作那几年,父亲是经常进城的。那时的父亲在我心里是一副壮汉的形象,进城的目的就是到县城的工地上找活干,从来不会来找我。儿子出生后,父亲借着进城干活的机会,偶尔会来看看我的儿子--他的孙子。每次来都会带上一些土鸡蛋、红薯、花生之类的土特产,说老家的这些东西营养好,给孙子补身体。每次留父亲吃饭,父亲总是推辞。

母亲还健在时,父亲也经常会进城。母亲住在弟弟那边,弟弟、弟媳外出打工,母亲帮着照看他们的两个孩子。父亲进了城也就直接奔母亲那儿去,通常不给我打招呼,来去匆匆的,我往往是事后才知晓。父亲进城也不会有什么大事,无非是季节变了,给母亲送些换季的衣物,再就是送些新鲜蔬菜、大米、花生油之类的东西。

父亲进城,骑的是那辆跟了他十几年的二八大杠,三十里的路程,风雨无阻。可能是上了年纪,父亲感觉脚力一天不如一天。后来,父亲也赶了一回时髦,买了一辆二轮电动车,给母亲送什物的次数又多了起来。有次,电动车在路上没电了,父亲就推着车走了好几里路,天黑了才赶回老家。我们知道后就劝父亲别老骑电动车进城,这样不安全。父亲说,城里不比我们乡下,每天开门就得花钱。家里的菜啊米啊油啊都是自家地里产的,绿色环保又不花钱,我不送过来难道去浪费啊。

母亲走后,弟弟的两个孩子由伯母--弟弟的丈母娘来照顾,父亲很少进城了。逢周末,我们就抽空到乡下老家陪父亲吃吃饭。

周六上午,接到父亲打来的电话,说要来我这儿吃中饭。主动来电话说吃饭,有生以来这还是第一次,让我倍感意外。于是,我和老婆张罗着弄一顿丰盛的午餐招待父亲。这次父亲进城,照样还是先去了弟弟的家里。吃饭时间,父亲领着弟弟的两个孩子一同过来了。饭桌上,我和父亲面对面坐着,慢慢聊着家常,时而举杯小酌,感觉与父亲从未如此亲近。我又一次劝父亲进城来住,再一次遭到父亲的断然拒绝。后来聊到弟弟的两个孩子,父亲显得有点激动,“现在是你伯母在那里照顾两个小孩,你伯母只是中午赶过来弄好一餐饭,就回乡下了,周末还经常不来。今天我特意过去看了一下,厨房里乱七八糟的,连碗都没人洗。两个小孩的冷暖没人知晓,可怜啊。”说着说着,一向性格刚烈的父亲竟然哽咽了起来。我连忙赔不是,承若今后一定会照顾好两个小孩。

我知道,也许父亲这一辈子都不会进城来住,却会在进城的路上不停地穿梭。母亲走了,还有他的儿子女儿孙子孙女,城里有着父亲无穷无尽的牵挂。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