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皮文章网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人工耳蜗纳入集采 助2岁孩童回归有声世界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2 18:54:00    

今年3月,国家组织的人工耳蜗类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中选结果在省内落地执行,听障患者因此大大获益。近日,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为一名两岁的幼儿完成了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待外机开机后,他就能聆听到世界的声音。



患儿小彬(化名)来自贵州,患有先天性耳聋,受听障影响,两岁四个月的他还不会说话。来到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后,医生为他制定了周密的人工耳蜗植入手术方案。3月27号,医生通过小彬耳后一个约4厘米的切口,将人工耳蜗电极植入了他的耳蜗,体内接收器则固定在耳后颅骨表面,待术后一个月开机调试,小彬(化名)就能听到外界的声音。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二科主任医师 汤勇:“人工耳蜗是一个仿生的听力装置,手术完成以后植入体和外接设备连接,通过电磁脉冲的方式把信号传递到接收器,通过接收器的电极刺激耳蜗残留的听神经细胞,就能产生听觉。我们先给他做了一个单侧的人工耳蜗植入,如果开机之后,效果好了,患儿家属有意愿的话,我们也可以做对侧的手术。”



得益于人工耳蜗类医用耗材集采中选结果的落地执行,人工耳蜗价格降幅高达75%,小彬(化名)父母的治疗负担得以大大减轻。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资产管理部主任 俞岚:“人工耳蜗耗材在过去是一个非常昂贵的耗材,但现在通过国家的集采之后,其实从整个耗材的价格来说,现在大概只占原来的四分之一。原来一套耗材要二十多万,但现在一套耗材大概在四万元以内。”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二科主任医师 汤勇:“然后医保又可以进行大部分报销支付,最后患者家属可能支付的费用就比较少。”



目前,小彬(化名)各项指标良好,即将准备出院,妈妈也在期待着孩子一个月后的变化。


小彬(化名)妈妈:“这个政策为我们减轻负担太多了,我们就期待他能早点讲话,能听到声音。”



医生介绍,人工耳蜗是解决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最有效的医用耗材,能够重建感音器官。特别是对于先天性神经性耳聋的患儿,植入人工耳蜗能有效解决因聋致哑的问题,1到2岁为最佳植入时间,后期再经过语言康复训练,可完全回归正常人的生活。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二科主任医师 汤勇:“先天性神经性耳聋患儿一般一到两岁植入效果比较好,尽量不要超过五岁。因为大家都知道,一到两岁是孩子言语发育的时期,如果错过这个时期再来植入的话,以后的听力恢复,言语能力会受到一定影响。”


记者:方圆 李力

编辑:许婕羽 张娆(实习)

一审:施凌清 王锐

二审:梁琦 侯思名

三审:黄洁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