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证券日报
本报记者 冯雨瑶
进入4月份,A股上市公司一季度业绩预告开始陆续披露。AI(人工智能)正成为算力产业链条上相关上市公司业绩增长的重要催化剂。经记者梳理,在AI的驱动下,算力需求激增,推动相关上市公司一季度业绩向好。
4月9日,深圳市智微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布的一季度业绩预告显示,预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970万元至4387万元,同比增长208.13%至240.49%。公司称利润大幅增长主要系智算业务需求旺盛,新客户拓展取得成效,在手订单显著增加,后续将按照进度逐步确认收入利润。
中际旭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际旭创”)主要业务是高端光通信收发模块以及光器件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今年一季度,得益于终端客户对算力基础设施的持续建设,以及资本开支强劲增长,带来800G和400G高端光模块销售的大幅增加,公司产品结构持续优化,实现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同比大幅提升。中际旭创业绩预告显示,预计一季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4亿元至17亿元,同比增长38.71%至68.44%。
中际旭创近期发布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显示,随着各行业对AI的深入应用和推理需求大幅产生,预计对算力的需求将在未来几年内持续增加,并带来对400G、800G和1.6T光模块的大量需求,整个行业景气度有望持续提升。
PCB(印制电路板)被称为“电子产品之母”。AI算力需求的旺盛,也在驱动PCB产业向好发展。此前,PCB行业龙头胜宏科技(惠州)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胜宏科技”)披露的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预告显示,预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8亿元至9.8亿元,同比增长272.12%至367.54%,公司经营业绩创历史新高。
胜宏科技表示,公司坚定“拥抱AI,奔向未来”,精准把握AI算力技术革新与数据中心升级浪潮带来的新机遇,占据全球PCB制造技术制高点,凭借研发技术优势、制造技术优势和品质技术优势,驱动公司高价值量产品的订单规模急速上升,盈利能力进一步增强。
锐捷网络股份有限公司预计今年第一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为9800万元至1.25亿元,同比增长4142.15%至5310.90%。公司称,在AI算力需求持续驱动下,互联网数据中心市场强势增长,公司面向互联网客户的数据中心交换机产品订单加速交付,推动业绩增长。
在数字化浪潮的推动下,国内算力需求不断攀升,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2024年中国智算中心产业发展白皮书》显示,2023年,该领域的投资规模达879亿元,同比增长超90%;截至2024年8月份,全国智算中心项目已超过300个,预计到2028年中国智算中心市场规模将突破2886亿元,2023年至2028年复合增速达26.8%。业内认为,2025年,各方对AI数据中心需求或有望继续攀升,并向大规模、绿色化、可扩展方向发展。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储能应用分会专家委员楚攀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随着DeepSeek等开源LLM(大型语言模型)的普及,未来有关AI算力中心的部署会越来越多。”
“算力已成为重要的战略资源,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六部门发布的《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将有力推动国产算力厂商的市场份额的提升。”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长张孝荣表示。